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中的讲话摘要

【编辑按】坚持法治导向,推进依法治理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 “枪杆子”,人民性作为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小编为您整理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辅导中的讲话摘要》,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情理兼容 法理并济

坚持走群众路线提升政法工作水平

xxx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了 一系列重要讲话,在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 高瞻远瞩,既有 对新形势下推进政法工作科学发展的全面阐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 政法工作的方向原则 职责定位和目标任务,又有 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精妙阐述,回答了 政法机关必须“坚持什么 反对什么” “干什么 怎么干”等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 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集中展示了 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范,对全体政法人进一步坚定“三个自信” 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提升政法工作水平具有 深远的指导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学习中,有 五点感受非常强烈:

  一是全新的治理理念指明了 政法工作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要正确处理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这一重要论述,核心在于充分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多管齐下 标本兼治,标志着我们党对治理社会 维护稳定的认识达到了 一个崭新的高度,对于我们在更高层次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具有 重要指导意义。我们只有 立足实际 与时俱进地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才能有 效维护社会秩序,激发社会活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真挚的为民情怀体现了 政法工作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工作搞得好不 好,最终要看是否有 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政法机关和广大干警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 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 力的法律保障。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 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 理,决不 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 起官司,决不 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 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我们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理念的深刻诠释,也是对新形势下政法机关践行宗旨的根本要求。我们只有 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牢固树立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躬身践行执法为民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政法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使政法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三是鲜明的法治精神诠释了 政法工作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做到党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 带头守法。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政法干警要把法治精神当作主心骨,做知法 懂法 守法 护法的执法者”的论述,充分体现了 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集中诠释了 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我们只有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恪守法治精神 坚守法治定力 严守法律底线,才能做到有 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不 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四是辩证的工作方法明确了 政法工作发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的关系,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正确处理坚持党的领导与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的关系,正确处理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正确处理维权与维稳的关系,正确处理文明公正执法与严格执法的关系,正确处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正确处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的关系,正确处理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对这一系列重大关系的精辟阐述,充分体现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了 对新形势下政法工作规律特点的认识。对全体政法人而言,这既是我们必须服从和服务的工作大局,也是必须掌握的工作方法。只有 准确把握这些认识论 方法论,将其融汇贯通到政法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不 断提高政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五是寄予的殷切期望要求政法队伍要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队伍尤其要敢于担当,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 坚决斗争,绝不 能听之任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豁得出来 顶得上去,绝不 能畏缩不 前。语言铿锵有 力 掷地有 声,令人警醒 催人奋进,体现了 党中央对政法队伍的政治要求,明确了 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寄予的厚望。作为政法人,认真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我们义不 容辞 责无旁贷,只有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担当 勇于负责,把使命放在心上 把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

  成绩来之不 易,未来任重道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捍卫者,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使命光荣 首当其冲,要在复杂局面中破解难题,在政法工作实践中有 所作为,干什么 怎么干是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具体应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民意导向,夯实工作基础。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最有 发言权,对我们的工作最有 评判权。总书记一再告诫我们“政法工作搞得好不 好,最终要看是否有 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目的就是要大家时刻牢记“知政失者在草野”的道理。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法维稳工作,投入了 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政法力量日益壮大 装备日益精良 保障日益完善 人员更加专业,特别是“两所一庭一室” 村(社区)和寺庙警务室的建立使专门力量空前壮大,但一个不 争的事实是,社会治安状况并没有 随着力量的增加而明显改善,在包括我州在内的一些地方,治理效果还比不 上过去一名公安员管理几个乡的时候。分析原因,一些干警往往归咎于现在的老百姓越来越不 好管,却看不 到自己离老百姓越来越远。在我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社会发展进步对社会治理的冲击当然不 容忽视,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警民关系的疏离。过去,社会治理比较好的地方无一例外地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始终把工作力量下沉到群众中,主要精力都花在和群众打交道上,对群众的家长里短 各种动向了 如指掌,群众有 什么话 有 什么事也都愿意说 敢于说,工作上愿意协助 愿意帮忙,逐渐凝聚起了 强大的社会正能量;而现在一些地方,工作条件越来越好,干警却越来越不 愿做 不 会做 不 善做群众工作,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处理事务,工作时紧时松,对群众时冷时热,和群众隔着一道墙 一扇窗,群众的声音听不 到也不 愿听,而群众意愿得不 到充分尊重,对干警的信任度越来越低,长此以往,不 可避免地造成干警的声音传不 出去或者传出去也没人听,群众发动不 起来,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就只能唱“独角戏”,各项工作就丧失了 基础,成为无源之水。扭转这种局面,关键在于各级政法机关和政法干部。每一名政法人都应该汲取教训,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按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民意导向,把政法工作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加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政法工作“相信谁 依靠谁 为了 谁”的问题。具体工作中,要真正把群众当做自己的衣食父母,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求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开展工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虚心接受群众批评,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参与 监督贯穿政法工作的始终。

第一,作风方面,要以整风精神坚决根除“四风”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工作活力。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 问题的大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人民群众不 满意的问题改起”,不 仅明确了 教育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也指明了 政法工作走群众路线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全州政法系统的主流是好的,是值得州委州政府和全州人民信赖的,但是瑜不 掩瑕,存在的问题也不 容忽视。。“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近年来,全州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在藏区 灾区两个战场上团结拼搏 连续奋战,经受住了 生与死 血与火的考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入党 入警誓言,赢得了 绝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但是,一些机关单位衙门作风严重,对办事的群众爱理不 理,办事拖沓 推诿扯皮;有 的想问题 做工作部门利益至上 个人利益至上,见了 好处争着上,遇见困难绕着走;有 的基层单位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让群众处处受难 来回折腾。个别干警“老子天下第一”,总认为自己高明 别人不 行;有 的工作唯上不 顾下,对上级吹吹拍拍,对群众颐指气使;有 的因循守旧 按部就班,对工作得过且过 敷衍塞责;有 的对各项禁令钉在墙上 挂在嘴上,就是落实不 到行动上;更有 甚者身陷非法利益格局,执法不 公 徇私舞弊 为所欲为。凡此种种,都说明“四风”问题不 仅在我们这支队伍中存在,在有 的地方还比较严重。像去年以来政法系统内部揪出的害群之马 广西警察枪杀孕妇案件等,虽然是极少数,但极大地伤害了 人民群众的感情,挫伤了 人民群众参与支持政法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 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信任感。这些问题如果不 坚决纠正,任其发展,后果不 堪设想。各级政法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警,以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问题导向,贯彻整风精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以从严的标准 从严的措施 从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政法干警执法司法腐败案件,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努力打造一支铁的队伍,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广大政法干警必须切实认清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 血肉关系 主仆关系,深刻认识到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只有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掌好权 执好政的道理,彻底摒除“官本位”的错误思想,强化执法为民意识,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根植于思想中 落实在行动中,自觉把执法司法为民铭刻在心中 体现在行动上,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细节入手,从自身做起,信念坚定 公正执法 敢于担当 履职尽责,尽最大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 支持和拥护。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政法工作走群众路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顺应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规律特点,适应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心理需求 价值需求 物质需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群众动员机制,使志愿服务理念与传统群防群治工作有 机结合。主要是针对一些群众对参与群防群治工作不 感兴趣 很难动员的实际,积极探索运用社会化 市场化机制,组织动员群众参加群防群治的有 效途径,推动单一的治安防范向矛盾纠纷化解 城市管理 法律服务等综合性服务管理职能拓展,使群防群治力量覆盖各行业 各领域。有 针对性地组织干警在实践中锻炼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学会用群众的语言开展工作,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群众打交道,增强亲和力 感染力和凝聚力,使群众敢于说真话 乐于说真话,提升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 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靠发动群众去团结群众,凝聚群众力量。顺应利益诉求多元化趋势,针对人民群众自主意识 平等意识 法律意识 权利意识不 断增强的实际,在严格公正执法司法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开透明 文明规范,尊重群众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把解决实际问题同解决思想问题有 机结合,把教育引导与提供服务有 机结合,坚持以法明理 以理服人,把“法”与“理”融汇贯通,经常和群众沟通思想,交换意见,增进了 解,取得群众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顺应群众对执法司法工作公开透明的需求,牢固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内部管理,整合外部资源,提高对现代传媒的管理运用水平,在主动接受舆论监督 回应群众关切的同时,通过主动发声,加强舆论引导,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更方便 更快捷地为群众办好事 办实事。

三是坚持法治导向,推进依法治理政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 “枪杆子”,人民性作为政法机关的根本属性,决定了 党领导下的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在依法履行职权的同时,既担负着宣传群众 发动群众 组织群众 依靠群众的政治责任,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法机关肩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神圣使命,承担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重任。这“三大任务”决定了 政法工作与群众工作是有 机统一的整体,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完成好“三大任务”,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是我们的本分,必须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忧患意识,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各种捣乱破坏活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州方略,以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为载体,切实把法治原则贯穿到政法工作中,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体现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上,积极构建科学完备的执法制度体系,努力让执法权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不 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必须把平安创建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坚持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 综合治理 源头治理,不 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着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不 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提高满意度。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坚持走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按照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战略方针,有 效地将政法工作融入到群众工作中,真正使群众工作成为政法工作的立警之本 力量之源。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要认识到:尊重群众不 等于一味地 无原则地退让,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确处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 社会管理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带头守法 用法 护法。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亮剑”,以除恶务尽的决心坚决依法打击,绝不 能突破法律底线来解决问题,更不 能牺牲法治来换取一时的稳定。在执法办案各个环节都要设置“隔离墙”,坚决杜绝利益输送,着力解决司法不 公不 廉问题,坚决清除害群之马,绝不 允许出现法外之事 法外之人 法外之情,树立法律的尊威。


推荐访问:实践活动 群众路线 辅导 摘要 讲话